幸福指數

2012010812:41





   幸福指數

 

在前天(元月六日)最後一場總統候選人公辦電視政見會上,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提出要每年公布國民幸福指數的政見,非常引人注意。因為「幸福指數」是一個很新的觀念,用在施政的政見上,應該可以實在的測量出,施政者為人民謀福利的能力。

 

什麼是幸福指數 ?

它是一股新的風潮,也是一個新的衡量指標,

很多年前首先由不丹王國提出,用以衡量一個國家的真正成長。

 

 

過去衡量國家的經濟成長,所用的標準通常是 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國家生產毛額」或用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國內生產毛額」:代表一國國內人民在某一單位時間中,生產的所有最終商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因此可說是總體經濟表現的成績單。

 

而不丹王國認為以GNP GDP為標準都是不夠的,衡量國家的成長應用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國民幸福總值,也就是幸福指數。

 實施國家改革的  老國王  旺楚克  已退位

 

 

 

(不丹新國王  旺楚克 前任國王之子)

 

 

 

 

 

 

國民幸福指數(GNH)是由不丹王國的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在1972年提出的他認為:國家政策除了針對經濟成長更應該關注到民眾的幸福,並應以實現幸福為目標”他強調,人生“基本的問題是如何在物質生活(包括科學技術的種種好處)和精神生活之間保持平衡”, 在這種執政理念的指導下,不丹提出四項衡量政績的指標;(1)由政府善治、(2)經濟增長、(3)文化發展和(4)環境保護:由此四個要項組成的「國民幸福總值(GNH)」指標。現行的GNH概念則將幸福感視為一種社會經濟指標,透過追蹤七種發展領域來衡量社會經濟發展,包括經濟、環境、身體、心理、職業、社會和政治等的幸福感,此一概念已逐漸形成一股全球風潮,全球已有超過一百個國家在衡量經濟成長時,逐漸將生活品質,亦即「幸福」指標納入統計。

 

今年五月,總部設在法國巴黎的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為了慶祝成立50週年,打破了以國內生產毛額(GDP)作為評估一國生活水準依據的慣例,以Better Life Index作為最新衡量幸福的指標,涵蓋11大領域,包括住家、所得、就業、社會關係、教育、環境、機構管理、衛生、整體生活滿意度、安全及工作家庭平衡。這也就是幸福指數最新的的指標。

 

不過各國人民的感受,與各項指標所顯示的幸福程度仍存在頗大差距。例如,報告指出,韓國只有36%的受訪者滿意自己的生活,日本則為40%,均遠低於OECD平均的59%。

有別於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之類的綜合性指標,OECD最新幸福指數著重這些已開發經濟體在個別指標的優勢。

拿盧森堡來說,該國在國民平均所得GDP項目的得分居所有OECD成員國之冠,但在其他指標只能勉強擠進前10名。

與其他富裕成員國相比,墨西哥經濟開發程度相對較低,且貧富不均情況嚴重,在多項指標得分居於下風,然在生活滿意度上,墨西哥的排名還高於義大利和葡萄牙。

全球第1大經濟體美國,僅在安全與工作生活平衡項目得分偏低﹔第3大經濟體日本的生活滿意度得分,幾乎在OECD國家中墊底。

 

請參看下列文章

(1)

快樂的窮國      不丹

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EyuqaQKRxkcJ: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3Fid%3D24120+%E4%B8%8D%E4%B8%B9&cd=6&hl=zh-TW&ct=clnk&gl=tw

(2) 

不丹新王加冕

http://tw.myblog.yahoo.com/jw!X7SywsGCFBMaKo6hmn97PQP9inKRMg--/article?mid=2752&prev=2765&next=2750

 

 


http://www.youmaker.com/
http://www.youma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