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霸凌
孩子和大人
都該學習的幾項核心價值
霸凌的習氣是環境造成的
像入了黑社會 黑幫習氣如此
像生長在暴力家庭
或是生長在傳統的大家庭中 有霸凌的長輩 都會習染
再則你的長輩 一向不肯吃虧
也可能有霸凌的毛病
霸凌的習氣 是不適合現今社會的
欺凌別人 不僅不能廣結人緣 很可能吃上官司
身為老師或是現代的年輕父母
為使孩子正常成長 不致欺壓別人
下列價值觀 必須教給你的孩子:
尊重 仁慈 責任 守法 公平 正義 助人
尊重是禮之端也
因此我把它擺在第一個
如果你是老師 或是父母
首先要孩子學的 就是尊重 尊重別人
如何尊重:在禮節上 尊重別人 在意見上 尊重別人
尊重別人的身體 尊重別人的說話 尊重別人的情緒 尊重別人的建議
要你的孩子,了解到「人我之分」
如果想要別人尊重你 你必須先尊重別人
如果希望你的意見獲得別人的重視
你先要重視別人的意見
有了尊重 也就有了人倫
要你的孩子尊重你 因為你是父母
要你的孩子尊重別人 因為他們是姐姐 哥哥 叔叔 伯伯 或是朋友
有了人倫
就會形成長幼、上下、先後,就會有秩序
社會需要的、就是秩序
台灣長久以來 亂象很多 就是沒有秩序
太多人不懂尊重別人
因為父母沒教「尊重」
其結果
先是師道淪落 學生不再敬師 才會發生霸 凌 老師的事
繼之,孩子不知尊親,只知要錢,不懂禮貌
父母對孩子「寵而不教」,最後要錢不給,殺了父母
有的孩子對別人有禮貌 對父母沒分寸
對別人小心翼翼 對父母大聲喝斥
對女(男)朋友 輕言細語 對父母惡言相對
為什麼 他認為父母很親 他大聲慣了
其實這不對 真正理由是 他不懂「尊重」,他心中有別人,卻沒有父母
霸凌暴力影響深遠 加害人被害人都需輔導
更新日期:2010/12/27 14:08 楊格非/台北報導
近來校園霸凌事件頻傳,許多民眾在成人後,心中仍有昔日校園暴力陰影,無法釋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邱顯智表示,霸凌對學童的身心影響深遠,家長、學校不能等閒視之。
邱顯智指出,霸凌是一種攻擊,一個人或是群體,重複地意圖去脅迫、騷擾、或身體傷害被害人。被害的學童會被同儕認為在身體上或心理上居於弱勢,被害人自覺無法去報復。
一般來說,霸凌可分為身體霸凌(打、推、踢等)、語言霸凌(取綽號、嘲笑等)、關係霸凌(排擠、造謠等),及網路霸凌(電子郵件、簡訊等),雖有不同形式,但核心是攻擊、重複、及失衡的權力關係。
霸凌是一種關係問題,加害人學習到用權力和攻擊去控制別人,而受害人陷入虐待的關係,無法逃脫。國外研究,約有一成兒童青少年為霸凌受害者。
如果長期遭受霸凌,受害人可能會出現社交問題、情緒問題、及身體問題。社交問題為表現較幼稚、過於依賴大人、社交不成熟等,易導致社交孤立或懼學。
情緒問題包括,擔心、焦慮、緊張、害怕、悲傷、憂鬱、低自尊、厭食、暴食、自殺意念、自殺企圖等。身體問題為喉嚨痛、咳嗽、感冒、食慾差、易疲倦、頭痛、腹痛、背痛、尿床、睡眠不好等。
霸凌的加害人有較高的比例會喝酒、使用藥物、偏差行為、犯罪等。因此,霸凌的受害人或加害人,都是校園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重點。